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显示方式:
经济理论与探索
区域资源生成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王琪红, 陈云贤, 常远
2024, 39(4): 4-12.  
[摘要](68) [HTML全文](77) [PDF 1059KB](30)
摘要:
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而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立足于中观经济学的区域资源生成理论,研究区域资源生成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出,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而新质生产力是“新”与“质”的蜕变,是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跃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源泉;区域资源生成是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资源生成领域的“三类资源”能催生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新力量;资源生成领域的“三个层面”可以突破关键技术、保证基本民生、推动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新突破;资源生成领域的供给侧“三驾马车”从要素供给、环境供给、市场供给三个维度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是成熟市场经济的典型模式,成为区域资源生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同时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超前引领作用,以赋能高质量发展。
基于网络媒体的通胀信号冲击会影响居民福利吗——来自微博文本数据的证据
宁玉玲, 杨光
2024, 39(4): 13-32.  
[摘要](38) [HTML全文](24) [PDF 1063KB](14)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益重要的影响。基于网络媒体的报道文本构建通胀信号冲击数据,实证研究通胀信号冲击对居民福利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通胀信号冲击数量增多可提高居民价格预期的准确性,进而对居民福利产生正面影响;通胀报道的具体内容和方向会影响福利变动,通胀语调的加强会造成福利损失;媒体信号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存在渠道异质性和个体异质性,即不同媒体类型的通胀信号会导致居民福利的不同变化,媒体信号对不同的人群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报道数量增加会通过影响居民消费决策和收入来改善福利水平;报道方向上的语调增强则会导致居民预期通胀率上涨、储蓄增加、福利水平下降。因而社会各界应重视媒体信息发布的重要作用和传导方式,以理性合理的方式引导物价报道产生积极可控的效果。
管理与企业绩效
环境行政处罚下企业选择环保投资还是绿色创新——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解释
杜雯翠, 陈秋尧
2024, 39(4): 33-49.  
[摘要](51) [HTML全文](16) [PDF 1109KB](10)
摘要: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往往采取不同的战略倾向、组织结构及企业行为,在受到环境行政处罚后会做出差异化的环境行为选择。通过收集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环境行政处罚数据,基于倾向性得分-双重差分法,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实证检验了环境行政处罚对企业环保投资、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行政处罚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投资,但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明显;分生命周期阶段看,受到环境行政处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均明显增加了环保投资,成熟期企业还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力度,但衰退期企业的环境行为没有改变;多次处罚对企业的威慑效应更强,甚至衰退期企业在受到多次处罚后也会增加环保投资;环境行政处罚对重污染行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较高企业的影响更显著。因此,环境监管部门应当基于企业生命周期构建更为精准的监管体系,提高环境监管的精度与准度,以罚促改,全面优化企业环境行为。
数字导向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基于CEO自恋的调节效应
邵剑兵, 曲怡璇
2024, 39(4): 50-69.  
[摘要](58) [HTML全文](36) [PDF 1185KB](12)
摘要: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采用2016—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数字技术范围、数字能力、数字生态系统协调和数字架构配置四个维度探讨企业数字导向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理,同时引入微观层面的CEO自恋因素以观察可能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导向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技术范围和数字能力对企业双元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生态系统协调和数字架构配置对利用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EO自恋因素正向调节数字导向对企业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导向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进而促进双元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导向对于双元创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即在外部创新需求低、企业改高新技术企业以及CEO股权激励高的情况下,数字导向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更明显;在外部创新需求高、企业改高新技术企业以及CEO股权激励低的情况下,数字导向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深化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双元创新之间关系的探讨,为政府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建议。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ESG表现
马亚明, 徐会杰, 王一婕
2024, 39(4): 70-84.  
[摘要](54) [HTML全文](46) [PDF 1121KB](10)
摘要:
随着国际社会愈发重视可持续发展,企业也应积极践行ESG理念。作为风险对冲工具,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董责险)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董责险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董责险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董责险通过增加绿色创新投入、减少管理者短视及降低代理成本以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董责险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及媒体关注度高的企业更为显著。研究揭示了保险契约在提升企业ESG表现中的积极作用,为贯彻ESG理念,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财税与公共管理
网络安全风险下智能产品供应链中政府监管策略分析
崔梓彬, 杜承铭, 冯泽华
2024, 39(4): 85-96.  
[摘要](35) [HTML全文](15) [PDF 1320KB](8)
摘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智能产品的普及,网络安全及用户数据隐私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政府能否采取合适的监管策略对于降低网络安全风险至关重要。针对由制造商和电子零售平台组成的智能产品供应链,建立博弈模型分析网络安全风险下政府监管的策略选择及其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政策下的网络防御水平仅在补贴比率较高的情况下才会高于处罚政策下的防御水平;处罚政策和补贴政策均有利于制造商、平台和消费者,其实现的条件由边际信息价值和单位罚款两个因素决定,当边际信息价值和单位罚款均较大时,政府应采取处罚政策,反之则采取补贴政策,并且高额的罚款或补贴均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政府在选择监管策略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以促进智能产品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和网络安全水平的提升。
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姚凤民, 王培圣
2024, 39(4): 97-108.  
[摘要](35) [HTML全文](24) [PDF 1098KB](8)
摘要: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企业的营商软环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2017、2018年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主要通过优化营商软环境如制度软环境与人才软环境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服务业企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而言,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效应更加明显。本研究拓展了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微观企业作用的成果,也丰富了财税政策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为后续深化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金融发展与监管
数字普惠金融对电信网络诈骗影响的实证研究
魏建, 刘洪洋
2024, 39(4): 109-128.  
[摘要](78) [HTML全文](31) [PDF 1081KB](15)
摘要:
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日益频繁,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将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的诈骗模块数据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结合,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成为诈骗目标的风险、实际受骗风险和受骗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增加了家庭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目标的概率,但能帮助家庭在成为诈骗目标时降低受骗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异质性分析方面,数字普惠金融抑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积极效果在农村和东部地区更加显著,当家庭成员属于数字鸿沟中的优势群体时,数字普惠金融会对其产生更好的降低受骗风险并减少损失的效果;作用机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增加家庭的金融可得性、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家庭成员对金融经济信息关注度来降低居民实际受骗风险,减少损失;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监管、家庭成员金融素养提升和社区宣传教育能增强数字普惠金融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抑制效果。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283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唐文进, 李爽, 陶云清
[摘要](1577) [HTML全文](630) [PDF 1511 KB](264)
摘要: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283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 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等回归方法, 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各维度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瓶颈, 具有门槛效应; 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不同区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效应具有异质性, 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效应从东部到中西部逐级增强。因而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力度, 尤其要重视增加落后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供给和提升其数字化程度, 同时, 也要防止数字普惠金融的过度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负的外部效应。
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中国275个城市的异质性检验
李治国, 车帅, 王杰
[摘要](1952) [HTML全文](1211) [PDF 1016 KB](186)
摘要: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驱动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转型速度、产业结构高度化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三个维度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行分解,以区域创新创业指数表征城市创新创业水平,采用2011—2018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产业转型速度、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且基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分析结果趋同。(2)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应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后发性优势,且东中西部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其中中部地区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心。(3)从城市规模看,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是数字经济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从城市等级来看,二三线城市是产业转型的关键所在。(4)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创新创业水平是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效应的重要传导路径,数字经济通过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可加快产业转型速度、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以上结论对探索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助推其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走出去的影响——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视角
余姗, 樊秀峰, 蒋皓文
[摘要](1048) [HTML全文](1021) [PDF 997 KB](102)
摘要:
构建多渠道机制下数字经济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模型,利用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走出去的空间溢出效应、非线性边际递增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中国省级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其产生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助推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沿海省份较内陆省份享受了更多的数字红利;数字经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具有动态非线性驱动效应,出口贸易水平较高的地区享受的数字经济红利更大;通过人力资本与贸易成本两个渠道,数字经济能间接提升省级出口技术复杂度;数字经济作用于实体经济时普遍存在边际递增的网络效应。因而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创新环境,让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走出去。
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及其效应
陈昭, 陈钊泳, 谭伟杰
[摘要](956) [HTML全文](1466) [PDF 1116 KB](295)
摘要: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熵值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探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赋能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相邻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因区域、生产率与人力资本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因而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好各地区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实施数字化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刘胜, 李文秀, 陈秀英
[摘要](447) [HTML全文](383) [PDF 1018 KB](44)
摘要: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合理的空间协同分布体系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还相对匮乏。鉴于此,基于产业空间协同分布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与城市面板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且这一作用依赖于企业所有制类型、要素密集度、沟通密集度、城市规模等异质性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作用于企业的交易成本结构、进入与退出决策行为及研发创新激励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员工持股计划与融资约束——基于内部控制质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化兵, 乔晓龙
[摘要](705) [HTML全文](545) [PDF 1278 KB](201)
摘要:
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企业内部的一项集体激励政策,在优化企业产权配置的同时亦对企业融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究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降低外部融资成本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这种缓解作用对东部地区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更为显著;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增强员工身份认同、缓解员工层面代理问题等途径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质量在员工持股计划与融资约束作用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由于员工之间的“监督效应”及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效应”,员工持股计划在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方面不存在“搭便车”行为,在缓解融资约束方面存在“1/N”效应。本研究结论为新时期推进员工持股深化改革、提升本土企业内部竞争力提供了参考。
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中国281个城市的分析
孙学涛, 于婷, 于法稳
[摘要](678) [HTML全文](453) [PDF 1096 KB](52)
摘要:
“双循环”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基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从富裕水平、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三方面构建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测算了281个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并采用SARAR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且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共同富裕不仅受新型城镇化的影响,还受到城市初始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而言,新型城镇化更能够提升贫困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产生直接作用的同时,还会通过农民收入和公共服务对共同富裕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从提高富裕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经济差距角度助推共同富裕。
中国式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利益协同抑或市值管理
洪峰
[摘要](467) [HTML全文](336) [PDF 1035 KB](155)
摘要:
相较于美国式面向全体员工的退休储蓄型计划,中国式员工持股计划面向关键少数员工,员工大多自行出资,持股期更加灵活。基于2011—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产出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依据员工持股计划的契约特征将其分为治理型、激励型与绑定型三类,研究不同路径取向下的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治理型计划,激励型计划与绑定型计划均能提升企业的创新产出,且绑定型计划的作用更加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激励型计划促进了员工在创新活动中的努力投入,绑定型计划降低了员工流失率并提升了高管的风险承担水平。本研究证实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符合利益协同观而非市值管理观,中国式员工持股计划具有创新促进效应。
资产剥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郭伟, 郭泽光
[摘要](544) [HTML全文](440) [PDF 984 KB](128)
摘要: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实证检验了资产剥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资产剥离的实施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方向取决于剥离前企业的业绩基础, 即对于经营不佳的企业而言, 资产剥离损害了企业财务绩效, 反之则显著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机制检验表明, 融资约束在资产剥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负向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投资效率在资产剥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绿色发展
张小筠, 刘戒骄, 李斌
[摘要](670) [HTML全文](378) [PDF 1020 KB](96)
摘要:
基于不同规制类型与行业竞争程度差异, 将制造业分为高竞争性行业和低竞争性行业, 采用系统GMM动态面板模型评估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及综合使用这两类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 (1)环境规制整体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会经历一个由阻碍到促进的U型变化, 当前我国环境规制的影响处于阻碍阶段, 且这种阻碍效应在高竞争性行业更显著, 低竞争性行业的U型拐点出现更晚; (2)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分别表现为阻碍效应和促进效应, 且这两种效应在高竞争性行业均表现更显著; (3)技术创新主要驱动了低竞争性行业的绿色发展, 而对高竞争性行业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信息

双月刊,1986年创刊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编       辑:《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       版:广东财经大学期刊中心

主       编:邹新月

主       任:彭   荣

地       址:
广州市仑头路21号

电       话:020-84096712、84096029

邮       箱:
标准刊号:
ISSN 1008-2506
CN 44-1711/F

邮发代码:46-295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单       价:10元/期,全年60元

期刊检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