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4卷  第6期

经济理论与探索
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一个理论模型框架
韩民春, 韩青江, 冯钟
2019, 34(6): 4-10.
摘要:
对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进行建模分析, 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使用第二代工业机器人一方面会产生就业破坏效应, 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就业创造效应; 使用智能机器人替代第二代工业机器人, 将会在前两种就业效应的基础上再新增智能机器人的就业挤出效应, 即这一替代过程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 我国政府应在试点的基础上分阶段稳步推进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要做好被替代劳动力的职业培训, 全面提升制造业的人力资本。
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 凛冬将至吗——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证据
邓翔, 张卫, 万春林
2019, 34(6): 11-23.
摘要:
在梳理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基础上, 利用36个OECD成员国1990—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 实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正, 其内在机制可能是家庭与企业对人口老龄化做出了最优回应, 使得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正向效应高于其负向效应; 目前OECD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尚未阻碍其技术进步, 采用替换变量、反向因果识别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这一结论有助于正确理解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进而可减轻人口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负面效应。
中国高校创新产出空间格局及其溢出效应研究
李红锦, 樊馨媄, 李胜会
2019, 34(6): 24-34.
摘要: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而高校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2012—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 探索我国高校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 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分析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 我国高校创新产出呈较明显的梯度分布规律, 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 且高创新产出区域的影响呈增强趋势; 区域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区域内高校的创新产出具有负向影响;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对高校创新产出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地区经济水平具有显著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 高校对外交流程度对区域内或区域间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基于此结论, 从高校、技术市场、地方政府三个层面提出进一步提升区域高校创新产出的政策建议。
金融与资本市场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283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唐文进, 李爽, 陶云清
2019, 34(6): 35-49.
摘要: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283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 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等回归方法, 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各维度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瓶颈, 具有门槛效应; 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不同区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效应具有异质性, 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效应从东部到中西部逐级增强。因而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力度, 尤其要重视增加落后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供给和提升其数字化程度, 同时, 也要防止数字普惠金融的过度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负的外部效应。
终极控制权配置与再融资方式选择: 管理防御还是利益侵占
简冠群
2019, 34(6): 50-63.
摘要:
复杂网络关系情境下终极控制权配置及其所引致的两类代理问题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有待重新认识。在双重控制链基础上, 聚焦终极控制权配置整体评价的新测算, 探究其通过经理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传导机制, 研究发现: 终极控制权配置水平越高, 越倾向于选择可转债, 其次为债券; 公司控制权配置水平越低, 越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 终极控制权配置对管理防御具有负向影响; 管理防御水平越高, 越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 但对于可转债和债券融资之间的选择影响则不敏感; 管理防御在终极控制权配置与再融资方式选择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 终极股东利益侵占对再融资决策的影响是导致部分中介效应的关键。本研究在为再融资异化行为提供新解的同时, 揭示了两类代理问题的动态关联关系, 为终极控制权配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靶向依据。
企业与商务经济
高管的银行从业经历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吗——基于民营企业的证据
李强, 柳姝
2019, 34(6): 64-75.
摘要:
从资源效应和风险效应两方面分析高管的银行从业经历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机制, 并以2010—2017年A股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 高管的银行从业经历不仅没有缓解企业创新投入面临的融资约束, 反而恶化了高管短视问题, 导致企业创新投入减少。而且, 高管的银行从业经历对小型企业、非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从高管的职业背景特征视角丰富了企业创新投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拓展了高层梯队理论的应用范围, 有助于全面认识高管的银行从业经历的经济后果。
家族管理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来自珠三角的证据
谢昕琰
2019, 34(6): 76-86.
摘要:
已有研究证实家族管理正向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 但对具体的影响机制却众说纷纭: 代理理论认为是家族降低了代理成本; 管家理论认为是家族管理者更有冒险精神; 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则认为是来自家族对企业延续的情感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正向影响。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 以设立研发部门、引进外部技术和建立独立品牌为中介变量, 对珠三角四地企业的家族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家族企业确实更愿意承担成立研发部门带来的风险, 更倾向于从外部引进技术, 也更愿意为了满足对永续发展的追求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三者均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但品牌因素的作用更大。
法和经济学
证券虚假陈述投资者损失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基于有效市场假说
徐文鸣, 莫丹
2019, 34(6): 87-99.
摘要:
如何估算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 一直是司法审判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结果表明, 司法实践在揭露日认定和系统风险扣除等问题上缺乏共识, 原因主要在于欺诈市场理论仅揭示了虚假陈述影响证券价格, 但并未明确其在何时以及如何作用于市场价格。以有效市场假说弥补上述理论不足, 可以推导出投资者因虚假陈述遭受损失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对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事件研究分析显示, 被处罚股票仅在《调查通知书》公告日出现平均约为-12.03%的显著超额负收益。该研究拓展了我国司法实践关于投资者损失的估计模型, 有助于提高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效率。
剩余控制权视域下的运动式执法——法律经济学的视角
阳李
2019, 34(6): 100-112.
摘要:
运动式执法已经成为行政执法领域中不可忽视的治理利器。不同学科从不同路径和方法切入得到大相径庭的研究结论。大体而言, 学界对运动式执法的评价历经“早期完全否定—逐步理性认知—当下有限肯定”三个不同阶段。以委托—代理、剩余控制权和理性预期为理论前提, 通过构建行政执法机关、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收益的理论模型, 逻辑解读运动式执法, 认为运动式执法实质是地方政府与行政执法机关因不同情势而产生的剩余控制权之相机分配, 并通过现实案例予以检验。在满足特定条件时, 运动式执法可能实现“制度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