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39卷  第3期

数字经济理论与应用
智能化转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创新——基于创新动机视角
刘伟, 卢泓方, 于龙振, 姜禹辰
2024, 39(3): 4-19.
摘要:
智能化转型是推动数实融合、加速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采用2015—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从创新动机视角出发,考察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业创新的直接影响效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间接调节机制及多维度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转型能促进企业创新,且对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处理后保持不变。进一步将智能化转型分为智能化转型广度和智能化转型深度进行分析,发现前者具有促进效应而后者具有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智能化转型和企业创新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总体上会弱化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对谋求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反而能增强智能化转型对实质性创新的促进效果。异质性分析显示,处于生命周期衰退期阶段、高人力资本结构及国有股权性质的样本企业,其智能化转型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而企业应着眼未来,以实质性创新打造长期竞争优势;政府应稳定政策预期,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政企双向奔赴,方能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物流业智慧化发展对经济韧性的影响: 效应及机制
谷城, 张树山
2024, 39(3): 20-34.
摘要:
科学评估物流业智慧化发展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6—2021年我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物流业智慧化与经济韧性指标,探究物流业智慧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物流业智慧化显著提升了经济韧性,且这一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机制检验发现,物流业智慧化主要通过降低外部扰动风险、实现供需两端协调及激发经济活跃程度增强了经济韧性。拓展分析表明,物流业智慧化有助于促进市场一体化发展和市场潜力的释放,且在市场分割程度高的地区和低市场化地区,物流业智慧化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强。物流业智慧化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还存在网络效应,物流网络越完善,物流业智慧化促进经济韧性的效应越强。因而应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数字基础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结构,完善地区间的物流体系,以更好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经济韧性。
管理与企业绩效
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短债长用
陈默, 张济建, 徐哲
2024, 39(3): 35-51.
摘要:
构建企业层面的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基于中国2007—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降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债务管理能力以及外部绿色金融环境质量加剧企业短债长用的程度;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市场竞争越温和的地区和内部控制体系越严格、气候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企业,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短债长用的加剧程度有所缓解。此外,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不仅加剧了企业短债长用,而且不利于企业的高质量成长并增加了股价崩盘风险。本文拓展了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融资领域的相关研究,为新兴市场国家统筹协调气候政策与金融借贷政策提供了学理支持。
“链主”企业如何带动链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马忠, 芦雅琳
2024, 39(3): 52-65.
摘要:
“链主”企业能否发挥“头雁效应”以带动链上企业协同发展,对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19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链主”企业能够发挥“头雁效应”,且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三条路径带动链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当“链主”企业处于产业链供应链下游、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以及与链上企业地理位置越邻近时,“链主”企业对链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引领作用更显著。本研究不仅加深对“链主”企业纵向产业引领能力的认识,还响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关政策要求,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
财税与公共管理
税收分成、财政激励与市场整合——来自“增值税分成”改革的证据
靳取, 张艺龄, 詹新宇
2024, 39(3): 66-78.
摘要:
财税政策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制度保障,对建设全国大市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价格法测算2009—2020年地级市层面的市场整合程度,并以2016年增值税分成改革为外生冲击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财政激励对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分成比例提升产生的财政激励有利于市场整合,这种正向影响在市场化指数高、市场整合程度大以及规模较大的城市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分成比例的提升能够激励地方政府进行税收竞争与财政支出竞争,其中税收竞争对市场整合会产生负向影响,而财政支出竞争则会产生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分成比例提升有助于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当前应改革政绩考核体系,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法治政府与服务政府;完善税收分成制度,优化财政激励机制等。
绿色经济与三农
流通业智能化与城乡均衡发展——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
孟昊芸, 张扬
2024, 39(3): 79-94.
摘要: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流通业智能化转型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难题的关键。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切入,依托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框架,梳理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影响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02—2022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流通业智能化在面对负向宏观冲击时具有增长韧性,面对正向宏观冲击时表现出发展潜力;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等渠道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因此,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弥合区域数字鸿沟、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可为提振居民消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中欧班列对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肖挺, 陈周永
2024, 39(3): 95-113.
摘要:
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陆上贸易通道,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对我国经济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2008—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交叠DID方法探究中欧班列开通对我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通显著促进了我国节点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影响存在通道、地区以及覆盖范围间的异质性,且中欧班列主要通过促进绿色创新、产业集聚以及缓解融资约束等提高节点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由此,需鼓励、支持和引导更多的中国城市成为中欧班列的节点城市,扩展国内节点城市辐射海外市场的范围。同时,节点城市应提升其绿色创新水平,完善相关的基础建设,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更多资本及高端产业,以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法和经济学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钟坚, 冯峥
2024, 39(3): 114-128.
摘要:
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外部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影响重大。本文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视作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显著地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度行业企业及高金融发展地区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扩大技术市场规模及增加企业创新投入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数字要素禀赋、政府数字领域关注度及企业内部治理动力,均能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拓展了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数字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文献,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设计及促进数字技术创新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