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法律规制路径

王雪琪

王雪琪.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法律规制路径[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9(6): 112-128.
引用本文: 王雪琪.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法律规制路径[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9(6): 112-128.
WANG Xueqi. The Legal Regulation Path of Data Elements Empower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24, 39(6): 112-128.
Citation: WANG Xueqi. The Legal Regulation Path of Data Elements Empower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24, 39(6): 112-128.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法律规制路径

基金项目: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 2024ZC-YBXM-18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雪琪(1996-),女,黑龙江佳木斯人,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F49;D922.29

The Legal Regulation Path of Data Elements Empower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 摘要: 数据已成为新型生产要素融入生产经营活动,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情景下,呈现出新劳动者数据主体认定范围模糊、新劳动资料技术标准数据格式难以兼容、新劳动对象数据产品产权结构分置困难等法律适用难题。基于实力界定权利、数据交叉属性等理论,借鉴国内外司法判例及管理规范,可形成“法律拟制”数据主体资格、场景数据分类分级认定原则、数据产权两权分离三权分置的法律定位。针对新质生产力新三要素在法律适用中的制约困境,提出数据主体设立模式及权益配置、技术标准数据格式兼容规范以及数据产品产权结构分置的法律完善路径。
  • 图  1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三新”要素的法理证成

  • [1] 许中缘, 郑煌杰. 数据要素市场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建构[J]. 理论与改革, 2024(6): 63-80.
    [2] 洪名勇, 张西凤. 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J]. 经济问题, 2024(10): 32-40.
    [3] 王晓丹, 石玉堂, 刘达.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数实融合的影响研究——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2): 44-58. http://xb.gdufe.edu.cn/article/id/f91baa27-3273-433e-a38a-4092944839fd
    [4] 梁文明, 李娜. 数据要素集聚赋能数字新质生产力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4(10): 13-23.
    [5] 焦勇, 高月鹏.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 供给创新与需求牵引的解释[J]. 新疆社会科学, 2024(4): 38-51, 173.
    [6] 张夏恒, 冯晓宇. 论新质生产力发展: 数据要素赋能的整体架构及推进举措[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3): 120-130.
    [7] 朱巧玲, 王逸雯, 胡姜.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作用机理、关键环节与现实困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7): 50-62.
    [8] 杨东, 高一乘.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企业数据资产"确权"的三重维度[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24(4): 83-93.
    [9] 张丽丽, 章政. 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的数据交易信用管理体系: 特征与机制[J]. 财经科学, 2024(5): 62-70. doi: 10.3969/j.issn.1000-8306.2024.05.005
    [10] ZUO L CH. Fostering and catalyz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of digital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2024, 1(3): 161-165.
    [11] XUE K.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n data-driven industries elemen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2024, 1(3): 130-134.
    [12] 陈振云. 我国金融数据治理法律构建的三个维度[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5): 80-92.
    [13] 张蕴萍, 翟妙如. 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及反垄断治理[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6): 59-65.
    [14] 王向明, 王炳涵. "数据要素×"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作用机理与风险防范[J]. 河南社会科学, 2024(7): 10-21. doi: 10.3969/j.issn.1007-905X.2024.07.002
    [15] 许中缘, 郑煌杰. 赋能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资产化的法律配置[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5): 136-146, 179. doi: 10.3969/j.issn.1001-4799.2024.05.016
    [16] 王申. 基于复合二元性的数据规制: 底层逻辑、顶层设计与制度构造[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2): 142-157, 172.
    [17] 谢康, 夏正豪, 肖静华. 大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企业实现机制: 产品创新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20(5): 42-60.
    [18] HANNILA H, SILVOLA R, HARKONEN J, et al. Data-driven begins with data; potential of data assets[J].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2022, 62(1): 29-38. doi: 10.1080/08874417.2019.1683782
    [19] 白永秀, 李嘉雯, 王泽润. 数据要素: 特征、作用机理与高质量发展[J]. 电子政务, 2022(6): 23-36.
    [20] 史丹, 何辉, 薛钦源. 数据分类分级制度与数据要素市场化: 作用机制、现实困境和推进策略[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4): 58-76.
    [21] 周文, 许凌云. 论新质生产力: 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 改革, 2023(10): 1-13.
    [22] 张志鑫, 郑晓明, 钱晨. "四链"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4): 105-116.
    [23] 杨威. 加快发展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J]. 宏观经济管理, 2023(7): 19-26.
    [24] 令小雄, 谢何源, 妥亮, 等. 新质生产力的三重向度: 时空向度、结构向度、科技向度[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1): 67-76.
    [25] 段学慧, 张娜. 数据要素及其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理研究[J]. 经济纵横, 2024(7): 18-28.
    [26] 杜振华, 胡春. 数据标准的建构与数字经济的发展[J]. 宏观经济管理, 2022(9): 31-39.
    [27] 周佑勇. 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诉讼服务问题及其应对之策[J]. 东方法学, 2019(5): 14-19.
    [28] 张欣.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的治理效能、路径反思与因应之道[J]. 中国法律评论, 2021(5): 79-93.
    [29] 高昕, 程露, 康宇航. 数据主导逻辑驱动传统行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 2024(8): 22-31.
    [30] 哈腾鲍尔, 孙宪忠. 民法上的人[J]. 环球法律评论, 2001(4): 389-400.
    [31] 拉伦茨. 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 王晓华, 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119-120.
    [32] 库勒尔. 《德国民法典》的过去与现在[M]//梁慧星. 民商法论丛: 第2卷. 孙宪忠, 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4: 228.
    [33] 龙卫球. 民法总论[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188.
    [34] 张玉洁. 论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权利及其风险规制[J]. 东方法学, 2017(6): 56-66.
    [35] 刘成杰. 人工智能董事法律地位及其信义义务构想——基于强人工智能视角[J]. 中州学刊, 2024(2): 79-86.
    [36] 熊波. 数据分类分级的刑法保护[J]. 政法论坛, 2023(3): 155-167.
    [37] 陈兵, 郭光坤. 数据分类分级制度的定位与定则——以《数据安全法》为中心的展开[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2(3): 50-60.
    [38] 张建文, 高悦. 我国个人信息匿名化的法律标准与规则重塑[J]. 河北法学, 2020(1): 43-56.
    [39] NISSENBAUM H. Privacy as contextual integrity[J]. Washington Law Review, 2004, 79(1): 154-155.
    [40] 尼森鲍姆. 场景中的隐私: 技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和谐[M]. 王苑, 等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22: 164.
    [41] 曾白凌. 数字人格: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网络传播价值[J]. 现代出版, 2021(6): 50-55.
    [42] 洪延青. 国家安全视野中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J]. 中国法律评论, 2021(5): 71-78.
    [43] 王利明. 论数据权益: 以"权利束"为视角[J]. 政治与法律, 2022(7): 99-113.
    [44] 申卫星. 论数据产权制度的层级性: "三三制"数据确权法[J]. 中国法学, 2023(4): 26-48.
    [45] 申卫星. 论数据用益权[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11): 110-131, 207.
    [46] 叶强. 德国自动驾驶立法评析[J]. 国外社会科学, 2022(2): 73-86, 197.
    [47] 杨力. 论公共数据流通技术标准及法治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4): 37-47.
    [48] 许可. 数据交易流通的三元治理: 技术、标准与法律[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 96-105.
    [49] 马俊驹, 宋刚. 民事主体功能论——兼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J]. 法学家, 2003(6): 56-64.
    [50] 战东升. 挑战与回应: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就业市场的法律规制[J]. 法商研究, 2021(1): 68-80.
    [51] 黄欣荣.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J]. 理论探索, 2018(5): 15-21.
    [52] 郑志峰. 人工智能立法的一般范畴[J]. 数字法治, 2023(6): 55-75.
    [53] 刘云. 论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制度需求与多层应对[J]. 东方法学, 2021(1): 61-73.
    [54] 韦弗. 机器人是人吗?[M]. 彭诚信, 等编. 刘海安, 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34.
    [55] 郭少飞. 主体论视域下人工智能侵权责任承担构想[J]. 地方立法研究, 2023(3): 64-80.
    [56] 张志坚. 论人工智能的电子法人地位[J]. 现代法学, 2019(5): 75-88.
    [57] 威施迈耶, 拉德马赫.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二)[M]. 韩旭至,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153.
    [58] 刘晓纯, 达亚冲. 智能机器人的法律人格审视[J]. 前沿, 2018(3): 83-89.
    [59] 杨猛宗. 人工智能机器人劳动者主体身份的反思与应然转向[J]. 政法论丛, 2020(6): 100-109.
    [60] 朱晓峰. 数字时代离线权民法保护的解释路径[J]. 环球法律评论, 2023(3): 24-42.
    [61] 周成祖, 吴文, 蔡晓强. 基于分类分级的数据安全防控策略研究[J].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2023(1): 128-135.
    [62] 张勇. 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的刑法保护[J]. 法治研究, 2021(3): 17-27.
    [63] 张斌峰, 陈西茜. 试论类型化思维及其法律适用价值[J]. 政法论丛, 2017(3): 118-125.
    [64] 文松山. 强制性标准属于技术法规——与《用"确认"标准的方法制定技术法规的探讨》一文商榷[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1995(3): 25-27.
    [65] 邓辉. 数据"三权分置"的新路径[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09-28(04).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7-2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2-28
  • 刊出日期:  2024-11-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