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9卷  第6期

专栏
共建“一带一路”: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
陈甬军, 晏宗新, 陈义国
2024, 39(6): 4-7.
摘要:
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创新举措
邓世豹
2024, 39(6): 8-11.
摘要:
积极推动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
王创
2024, 39(6): 11-13.
摘要: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主权安全的三重审视
曾志辉, 翁堉滨
2024, 39(6): 14-16.
摘要:
经济理论与探索
供应商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客户稳定性
顾乃华, 廖桂铭, 胡哲力
2024, 39(6): 17-31.
摘要:
在数字化技术大规模应用与创新背景下,如何以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客户稳定性提升,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赋能供应链稳定的关键议题。以2007—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供应商主要客户企业变动数据,研究发现供应商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客户稳定性,即供应商数字化转型是客户关系的“稳定器”。机制分析表明,供应商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增强供需双方之间信息互动、提高供方内部控制质量及减少供需交易摩擦,从而有效提高客户稳定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的客户稳定性提升效应具有“扶幼济衰”效应,在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中更加明显;当供应商企业议价能力相对较低、客户企业面临较高成本平摊风险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客户稳定性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从数字化转型视角为新形势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提供经验借鉴。
数字乡村建设影响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研究
周敏, 韩玉潇
2024, 39(6): 32-44.
摘要:
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是在土地利用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减污降碳和增加产出等路径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影响具有门槛特征,当农地流转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超过门槛值后,该正向影响作用增强;数字乡村建设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应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重视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稳步提升环境规制强度,以纾解数字信息技术嵌入耕地利用过程梗阻,强化数字乡村建设赋能耕地绿色利用效应。
科技企业孵化水平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肖琼琪, 王康
2024, 39(6): 45-53.
摘要:
科技企业孵化是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与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关键抓手。基于2007—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科技企业孵化水平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科技企业孵化水平对区域创新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聚集经济效应和平台经济效应是关键影响机制,主要通过孵化网络、虚拟孵化体系及孵化器集群与辐射推动跨区域技术扩散,从而促进区域间技术溢出。研究从空间溢出视角切入,完善了科技企业孵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为后续构建更加完备的全国孵化体系、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和区域协同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支持。
管理与企业绩效
上市公司ESG责任履行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长期和动态视角
谢萌, 王翌秋, 徐杨
2024, 39(6): 54-72.
摘要:
ESG是基于长期主义的价值导向,践行ESG理念如何影响企业长期价值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2015—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短期和长期、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考察企业履行ESG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履行ESG责任在短期内不能提高企业财务绩效,但能提高长期绩效,企业在进行ESG实践的第三年左右能实现财务绩效的提升。企业履行ESG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和延续性,促进企业创新和优化企业管理是企业履行ESG责任提高长期绩效的两条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履行ESG责任对非国有企业、高管持股比例高和媒体关注度高的企业影响更大。本研究对深化洞察ESG价值创造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
孙燕芳, 黄思莹, 王依凡
2024, 39(6): 73-86.
摘要: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2015—202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并考察审计师行业专长产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则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且审计师行业专长能正向调节两者关系。机制检验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形成技术积累、增强股票流动性改善市场价值表现、缓解融资约束提供资金保障、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化解索洛悖论、提高创新质量促进技术应用,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根据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文本特征,语调消极、具有结论性评价、非常规以及精确性高的关键审计事项更能起到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审计质量、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ESG表现提高了制造业企业融资效率吗
周立, 曹嘉仪
2024, 39(6): 87-102.
摘要:
积极践行ESG理念是制造业企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基于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制造业企业ESG表现对其融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通过满足企业有效市场需求、获得投资者青睐和增加企业创新产出三大作用机制,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融资效率,且对小规模、高媒体监督程度及高污染行业企业的作用更为明显;政府环保政策监督程度的加强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对融资效率的作用。研究验证了企业积极推进ESG实践有助于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为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共生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法和经济学
大数据监管:运行逻辑、风险议题与规制进路
张肇廷, 李轩
2024, 39(6): 103-111.
摘要:
作为一种新型监管体制,大数据监管旨在通过收集、清洗、分析市场主体和经营行为的海量数据,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数据技术分析计算以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与常规监管模式不同,大数据监管以数据空间为监管场景,以预测企业违法风险为监管目的,以挖掘“相关性”为监管方式,因此,大数据监管体现出鲜明的风险监管、智慧监管和全过程监管等特征,是一种价值与风险并存的创新监管方式,可能会引致一系列基于大数据特征的风险以及违背现行基于现场监管模式而造成的法律制度风险。由此,应优化大数据监管法律治理的基本逻辑,既通过构建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可信治理,又需明确大数据监管作为辅助决策监管的定位,在制度层面构建大数据监管与包容审慎监管和现场监管良好的衔接机制。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法律规制路径
王雪琪
2024, 39(6): 112-128.
摘要:
数据已成为新型生产要素融入生产经营活动,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情景下,呈现出新劳动者数据主体认定范围模糊、新劳动资料技术标准数据格式难以兼容、新劳动对象数据产品产权结构分置困难等法律适用难题。基于实力界定权利、数据交叉属性等理论,借鉴国内外司法判例及管理规范,可形成“法律拟制”数据主体资格、场景数据分类分级认定原则、数据产权两权分离三权分置的法律定位。针对新质生产力新三要素在法律适用中的制约困境,提出数据主体设立模式及权益配置、技术标准数据格式兼容规范以及数据产品产权结构分置的法律完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