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ation: | WANG Chan. Law and Economics Analysis of the Legal Evaluation of Unfair Competition on the Internet[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20, 35(6): 88-99. | 
	                | [1] | 
					 陈兵. 互联网经济下重读"竞争关系"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意义——以京、沪、粤法院2000-2018年的相关案件为引证[J]. 法学, 2019(7): 18-37. 
					
					 | 
			
| [2] | 
					 宁立志.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得与失[J]. 法商研究, 2018(4): 118-128. 
					
					 | 
			
| [3] | 
					 王瑞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释义[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8: 115. 
					
					 | 
			
| [4] | 
					 刘维. 论软件干扰行为的竞争法规制——基于裁判模式的观察[J]. 法商研究, 2018(4): 183-192. 
					
					 | 
			
| [5] | 
					 哈耶克. 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1卷[M]. 邓正来, 等译.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 
			
| [6] | 
					 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 邓正来, 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332. 
					
					 | 
			
| [7] | 
					 加里·S·贝克尔.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 王业宇, 陈琪,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 
			
| [8] | 
					 拉伦茨. 法学译丛: 法学方法论[M]. 陈爱娥,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 
			
| [9] | 
					 JEAN-CHARLES ROCHET, JEAN TIROLE. Two-sided markets: a progress report[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6, 37(3): 645-667. 
						
					 | 
			
| [10] | 
					 EVANS D S, SCHMALENSEE R. Markets with two-sided platforms[J].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 2008, 1: 667-693. 
						
					 | 
			
| [11] | 
					 岳中刚. 双边市场的定价策略及反垄断问题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06(8): 30-35. 
					
					 | 
			
| [12] | 
					 哈耶克.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 贾湛, 等译.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103. 
					
					 | 
			
| [13] | 
					 胡伟强. 合同解释的新维度: 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9(3): 102-112. 
					
					 | 
			
| [14] | 
					 DEMSETZH.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4, 57(2): 347-359. 
						
					 | 
			
| [15] | 
					 孔祥俊. 论反不正当竞争的基本范式[J]. 法学家, 2018(1): 50-67. 
					
					 | 
			
| [16] | 
					 科斯, 哈特, 斯蒂格利茨, 等. 契约经济学[M]. 李风圣, 译.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63, 190. 
					
					 | 
			
| [17] | 
					 齐爱民. 论信息财产的法律概念和特征[J]. 知识产权, 2008(2): 23-27. 
					
					 | 
			
| [18] | 
					 张五常. 经济解释[M]. 增订本.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5: 446. 
					
					 | 
			
| [19] | 
					 科斯. 厂商、市场与法律[M]. 陈坤铭, 李华夏, 译.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5. 
					
					 | 
			
| [20] | 
					 理查德·A·波斯纳. 法律的经济分析: 上[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16. 
					
					 | 
			
| [21] | 
					 罗必良. 新制度经济学[M]. 太原: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5: 74. 
					
					 | 
			
| [22] | 
					 朱庆育. 民法总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77. 
					
					 | 
			
| [23] | 
					 罗伯特·D·考特, 托马斯·S·尤伦. 法和经济学[M]. 史晋川, 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84. 
					
					 | 
			
| [24] | 
					 蒋舸. 竞争行为正当性评价中的商业惯例因素[J]. 法学评论, 2019(2): 72-83. 
					
					 | 
			
| [25] | 
					 齐佩利乌斯. 法哲学[M]. 6版. 金振豹,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90. 
					
					 | 
			
| [26] | 
					 理查德·A·波斯纳. 正义/司法的经济学[M]. 苏力, 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103. 
					
					 | 
			
| [27] | 
					 哈耶克. 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2、3卷[M]. 邓正来, 等译.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181. 
					
					 | 
			
| [28] | 
					 王先林. 竞争法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28. 
					
					 | 
			
| [29] | 
					 柳经纬. 债权法[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373. 
					
					 | 
			
| [30] | 
					 霍姆斯.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霍姆斯法学文集[M]. 明辉, 编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13. 
					
					 | 
			
| [31] | 
					 RICHARD A POSNER. The future of the law and economics movement in Europ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 amp; Economics, 1997, 17(1): 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