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7卷  第4期

经济理论与探索
人工智能、人口结构转型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芦婷婷, 祝志勇, 刘畅畅
2022, 37(4): 4-17.
摘要:
现有文献对人工智能与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线性层面的分析,却忽视了这一关系潜在的非线性特征。基于中国2006—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和人口老龄化为门限变量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同时加入人工智能的平方项,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呈先抑后扬的U型特征,现阶段以抑制作用为主;这一影响存在人力资本双重门限特征和人口老龄化单门限特征,即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减弱,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一负向影响增强,且替换被解释变量、改变抽样次数、剔除极端值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因而应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适老化发展,以缓解人工智能带来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问题,加快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工业智能化如何影响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郑丽琳, 刘东升
2022, 37(4): 18-29.
摘要:
基于2007—2019年国际机器人联盟披露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和UIBE GVC数据库公布的全球价值链相关数据,深入考察工业智能化对一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有利于提高各国制造业GVC的参与度,但其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从人口结构和经济环境来看,工业智能化更易推动劳动力资源充沛和经济欠发达国家GVC参与度的提升,但对不同国家GVC分工地位的倒U型影响普遍存在;工业智能化对GVC的影响还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即不仅有利于缩小同一国家不同行业GVC参与度的差异性,增强产业的整体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国家相同行业之间的国际竞争。因而加快工业智能化发展,进一步释放技术红利,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是进一步提升我国GVC参与度、实现GVC分工地位跃升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与农村经济
数字经济视角下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机理与效应研究
唐红涛, 谢婷
2022, 37(4): 30-43.
摘要:
数字经济不断向农村产业渗透,加快农村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可促使农村产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巩固拓展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基于201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耦合协同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衔接中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耦合协同度基本处于低度协同与中度协同之间,且多数省份产业振兴滞后于产业扶贫;数字经济能巩固拓展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且产业数字化的促进作用强于数字产业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衔接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因此,为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内涵、困境与制度创新:基于乡村治理视角
雷琼
2022, 37(4): 44-55.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内涵体现在:激发农民积极性,提升农民致富能力,为农民提供公平的发展条件。研究证明,运行良好的乡村治理机制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形成公平有序的乡村发展环境。因此,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亟需对乡村治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创新。在激发乡村发展整体活力方面,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建统领的引导功能;在提升农民致富能力方面,应规范乡村治理制度,充分落实乡村自治,厚植文化资本,发挥致富精英的带头作用;在保障公平方面,应积极拓展乡村治理资金来源渠道,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金融与资本市场
社会保险降费政策促进就业了吗——基于在线招聘岗位数据的分析
赵海珠, 蔡卫星, 罗连化
2022, 37(4): 56-70.
摘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我国先后多次出台企业社保降费政策,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负担、激发其活力,其中以2019年出台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力度最大。利用2019年日度在线招聘岗位数据,以浙江省为控制组,以与浙江社会经济较为相似但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受《方案》影响需要下调的江苏省为对照组,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本次降费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综合方案的出台促进了在线招聘岗位数量的增加,产生了良好的就业促进作用,且该效应主要通过促进社会创业活动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本次降费对无工作经验要求、低学历、低工资、非国有企业、缴费不规范行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养老保险参保率低、财政实力弱、人口老龄化严重城市的就业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降费有助于改善群体间、区域间的收入分配格局,从而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本研究为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以激发企业活力、稳定社会就业提供了实证证据和启示。
信贷获取方式与返乡创业企业的扩就业效应——基于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
王轶, 赵峰, 刘鹏
2022, 37(4): 71-85.
摘要:
基于2019年2 139家全国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返乡创业企业获取银行信贷和政府扶持信贷能够显著增加其雇佣员工的数量,政府扶持信贷对当地贫困户的扩就业效应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企业员工培训在两类信贷与返乡创业企业的扩就业效应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两类信贷通过提高创业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来实现企业的扩就业能力;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在员工培训的中介效应中发挥着调节效应,即企业家精神越强,对员工培训的意识越强,创业企业的扩就业能力就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生存型和发展型返乡创业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能显著增加本地农民工的就业数量,发展型和价值型返乡创业企业获得政府扶持信贷后,前者能显著带动本地农民工的就业数量,后者能显著带动贫困户就业;东部地区返乡创业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能显著扩大本地农民工的就业数量,中部地区返乡创业企业获得政府扶持信贷后扩就业效应更加明显。建议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不同信贷政策的扩就业效应,结合本地返乡创业企业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精准化、协同化的信贷政策,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的扩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财税与公共管理
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的经验证据
张云矿, 胡善成, 杨桐彬
2022, 37(4): 86-99.
摘要:
地方政府“增长型激励”所引致的城市偏向型政策被认为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基于经济增长目标与财政资源双重约束视角,对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2003—2019年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以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之上”等硬约束设定时,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当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左右”等软约束设定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但以软约束形式实现的“目标外经济增长”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表明,财政资源约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加剧目标约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财政分权可有效缓解经济增长硬约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应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公立医院改革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吗——基于财政投入的促进效应分析
王朝才, 查梓琰
2022, 37(4): 100-111.
摘要:
基于2006—2018年的地市级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试点改革对城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促进效应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综合试点改革显著促进了城市医院床位数的增长,但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促进了医生数量的增长,但持续效应不强;未能促进城市医院数量的增长。总体而言,城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异质性分析表明,中等城市规模的医院床位数和医生数量提升效应显著,财政支出水平高的城市医院床位数量提升效应明显,人力资本高的城市医生数量提升效应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人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是试点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作用机制,试点改革强化了政府财政投入责任,人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增加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供了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