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数实融合发展如何驱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依绍华 吴顺利 梁威

依绍华, 吴顺利, 梁威. 数实融合发展如何驱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5, 40(4): 4-20.
引用本文: 依绍华, 吴顺利, 梁威. 数实融合发展如何驱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5, 40(4): 4-20.
YI Shaohua, WU Shunli, LIANG Wei. How Ca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nd Real Economies Drive the Construction of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25, 40(4): 4-20.
Citation: YI Shaohua, WU Shunli, LIANG Wei. How Ca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nd Real Economies Drive the Construction of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25, 40(4): 4-20.

数实融合发展如何驱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19BJ02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依绍华(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威(1992-),女,重庆巫山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通讯作者:

    吴顺利(1995-)(通讯作者),男,安徽亳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F49;F123.9

How Ca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nd Real Economies Drive the Construction of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

  • 摘要: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对于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堵点,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2年我国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发展驱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发展能够显著驱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种驱动作用具备长期效应,且在中西部、胡焕庸线东南侧、高行政级别、数字基础设施完善以及产业结构层级高的城市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表明,数实融合发展主要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速产业深度融合以及强化城市网络关联等渠道驱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此外,政府调控能力和本土市场潜力在数实融合发展驱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据此,应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发展的内生动能,优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 表  1  数实融合发展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属性
    数字经济 数字基础设施 每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
    数字化投入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从业人员占比
    数字化产出 人均电信业务量
    数字化应用 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
    数字金融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实体经济 狭义的实体经济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对数
    广义的实体经济 实体行业从业人数(除金融、房地产)占比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量类型 变量符号 变量名称 样本量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被解释变量 UNM 全国统一大市场 3 156 0.051 0.036 0.016 0.441
    解释变量 DRF 数实融合发展 3 156 0.472 0.099 0.127 0.849
    机制变量 RFM 资源错配 3 156 0.330 0.168 0.003 1.000
    MSA 市场主体活力 3 156 1.417 1.321 0.160 13.982
    IDF 产业深度融合 3 156 0.258 0.095 0.106 0.862
    UNE 城市网络强度 3 156 7.302 1.416 1.661 10.187
    调节变量 Gaj 政府调控能力 3 156 0.157 0.081 0.030 0.900
    lnMp 本土市场潜力 3 156 6.744 1.096 3.437 9.966
    控制变量 lnPgdp 经济发展水平 3 156 10.812 0.573 8.773 13.056
    Urban 城镇化进程 3 156 0.573 0.150 0.182 1.000
    Open 对外开放程度 3 156 0.201 0.327 0.000 3.078
    Cup 社会消费 3 156 0.382 0.109 0.000 0.996
    lnPds 人口密度 3 156 5.772 0.911 1.609 7.923
    Indus 产业结构升级 3 156 0.431 0.102 0.102 0.839
    Fin 金融发展 3 156 1.090 0.639 0.132 7.450
    Edu 人力资本 3 156 0.042 0.052 0.001 0.373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基准回归结果

    变量 (1) (2) (3) (4) (5)
    DRF 0.174*** 0.137*** 0.167*** 0.131*** 0.200***
    (0.029) (0.052) (0.058) (0.050) (0.075)
    lnPgdp -0.002 -0.003 -0.009 -0.022***
    (0.007) (0.007) (0.007) (0.007)
    Urban 0.002 -0.005 0.036* 0.022
    (0.016) (0.018) (0.019) (0.017)
    Edu -0.043 0.063 0.068 0.000
    (0.043) (0.054) (0.054) (0.054)
    Cup -0.007 0.003 0.001 0.029***
    (0.015) (0.015) (0.009) (0.009)
    Open 0.014** 0.011 -0.024* -0.029**
    (0.007) (0.007) (0.013) (0.012)
    Indus 0.091*** 0.107*** 0.016 0.006
    (0.028) (0.038) (0.013) (0.022)
    lnPds 0.005*** 0.004*** 0.028 0.023
    (0.002) (0.002) (0.023) (0.023)
    Fin -0.001 -0.001 0.004 0.000
    (0.003) (0.003) (0.002) (0.002)
    常数项 -0.031** -0.054 -0.064 -0.100 0.039
    (0.013) (0.049) (0.053) (0.130) (0.139)
    城市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样本量 3 156 3 156 3 156 3 156 3 156
    R2 0.223 0.306 0.318 0.771 0.786
    注:括号内的值为城市层面的聚类稳健标准误,*、* *、* * *分别表示在10%、5%以及1%水平下显著。下表同。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工具变量法检验

    变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 (2) (3) (4)
    _cable 0.001***
    (0.000)
    _terrain 0.000***
    (0.000)
    DRF 0.358** 0.486***
    (0.166) (0.159)
    控制变量
    城市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第一阶段F 30.19 17.36
    样本量 2 893 2 893 2 893 2 893
    R2 0.182 0.117
    Kleibergen-Paap rk LM 26.371*** 13.966***
    [0.000] [0.000]
    Kleibergen-Paap rk Wald F 30.193 17.365
    {16.38} {16.38}
    注:[]内数值是P值,{}内数值为Stock-Yogo弱识别检验10%水平上的临界值。
    下载: 导出CSV

    表  5  稳健性检验:替换核心变量

    变量 替换解释变量 替换被解释变量
    (1) (2)
    DRF12 0.330**
    (0.135)
    DRF 0.192**
    (0.075)
    常数项 0.196 0.071
    (0.138) (0.150)
    控制变量
    城市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样本量 3 156 3 156
    R2 0.789 0.768
    下载: 导出CSV

    表  6  其他稳健性检验

    变量 剔除特殊样本 排除两化融合试验区干扰 剔除特殊年份 D-K标准误 高维固定效应
    (1) (2) (3) (4) (5)
    DRF 0.157** 0.138** 0.202** 0.200*** 0.108**
    (0.061) (0.066) (0.080) (0.026) (0.069)
    常数项 0.019 0.083 0.005 0.043** -0.125
    (0.145) (0.156) (0.144) (0.016) (0.179)
    控制变量
    城市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省份×时间固定
    样本量 3 108 2 820 2 367 3 156 3 096
    R2 0.770 0.777 0.756 0.236 0.808
    下载: 导出CSV

    表  7  机制检验结果

    变量 资源配置优化效应 市场主体激活效应 产业深度融合效应 城市网络强化效应
    RFM MSA IDF UNE
    (1) (2) (3) (4)
    DRF -0.469** 2.536** 0.082* 0.717***
    (0.198) (1.212) (0.043) (0.187)
    常数项 1.126* -4.065 -0.850*** -2.524**
    (0.608) (6.864) (0.160) (0.983)
    控制变量
    城市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样本量 3 156 3 156 3 156 3 156
    R2 0.753 0.739 0.978 0.997
    下载: 导出CSV

    表  8  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变量 政府调控能力 本土市场潜力
    (1) (2)
    DRF 0.189*** 0.188***
    (0.063) (0.062)
    Gaj -0.116
    (0.105)
    lnMp -0.011*
    (0.006)
    DRF×Gaj 1.104***
    (0.325)
    DRF×lnMp 0.098***
    (0.109)
    常数项 0.059 -0.013
    (0.113) (0.115)
    控制变量
    城市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样本量 3 156 3 156
    R2 0.808 0.810
    下载: 导出CSV

    表  9  地理区位异质性分析

    变量 地理区位 胡焕庸线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东南侧组 西北侧组
    (1) (2) (3) (4)
    DRF 0.093 0.269** 0.209** 0.180
    (0.059) (0.113) (0.085) (0.138)
    常数项 0.588* -0.137 0.236 -0.198
    (0.308) (0.141) (0.213) (0.193)
    控制变量
    城市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样本量 1 176 1 980 2 184 972
    R2 0.871 0.685 0.805 0.712
    组间系数差异检验P值 0.012** 0.000***
    注:异质性分析的组间系数差异检验的P值采取费舍尔组合检验重复500次计算得到。表 10同。
    下载: 导出CSV

    表  10  其他异质性分析

    变量 数字基础设施 行政级别 产业结构
    完善组 滞后组 高级别组 低级别组 高级化组 低级化组
    (1) (2) (3) (4) (5) (6)
    DRF 0.279** 0.114*** 0.535** 0.107*** 0.258** 0.090**
    (0.129) (0.036) (0.262) (0.039) (0.120) (0.041)
    常数项 0.062 -0.007 0.371 0.040 0.108 -0.103
    (0.251) (0.088) (0.372) (0.117) (0.223) (0.076)
    控制变量
    城市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样本量 1 570 1 564 588 2 568 1 567 1 562
    R2 0.804 0.634 0.791 0.747 0.784 0.904
    组间系数差异检验P值 0.000*** 0.018** 0.020**
    下载: 导出CSV

    表  11  长期效应检验

    变量 (1) (2) (3) (4) (5)
    L.DRF 0.118**
    (0.051)
    mv2_DRF 0.114**
    (0.054)
    mv3_DRF 0.114*
    (0.061)
    mv4_DRF 0.100**
    (0.049)
    mv5_DRF 0.071
    (0.050)
    常数项 0.039 0.062 -0.001 -0.070 -0.109
    (0.136) (0.123) (0.150) (0.209) (0.248)
    控制变量
    城市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样本量 2 893 2 630 2 367 2 104 1 841
    R2 0.806 0.861 0.880 0.916 0.954
    下载: 导出CSV
  • [1] 罗小芳, 卢现祥. 交易成本、普遍制度与全国统一大市场[J]. 经济学动态, 2023(6): 15-28.
    [2] 刘志彪, 孔令池. 从分割走向整合: 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阻力与对策[J]. 中国工业经济, 2021(8): 20-36. doi: 10.3969/j.issn.1006-480X.2021.08.002
    [3] 夏杰长, 李銮淏. 数实融合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驱动机制与优化路径[J]. 探索与争鸣, 2024(9): 102-114, 179. doi: 10.3969/j.issn.1004-2229.2024.09.015
    [4] 夏杰长, 苏敏. 以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J]. 改革, 2024(5): 12-23.
    [5] 洪银兴, 任保平.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和途径[J]. 中国工业经济, 2023(2): 5-16.
    [6] 王晓丹, 石玉堂, 刘达.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数实融合的影响研究——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2): 44-58. https://song.cbpt.cnki.net/WKG/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55c74208-6fc6-471c-8e1c-dc538ac7bfd6
    [7] SUN G, FANG J, LI J, et al.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economy and real-economy on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24, 200: 123097.
    [8] 黄先海, 高亚兴. 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企业专利信息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23(11): 118-136. doi: 10.3969/j.issn.1006-480X.2023.11.007
    [9] WANG Y, SHI M, LIU J, et al. The impact of digital-real integration on energy productivity under a multi-governance framework: the mediating role of AI and embodi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J]. Energy Economics, 2025, 142: 108167. doi: 10.1016/j.eneco.2024.108167
    [10] 邝嫦娥, 狄亚轩. 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5(2): 56-69. https://song.cbpt.cnki.net/WKG/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4900ed12-25a6-470d-8cfc-9d25c984b45f
    [11] ZHAO F, LI R, WU Z, et al. Can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nd real economies stimulate residents' consumption?[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25, 103: 104260. doi: 10.1016/j.irfa.2025.104260
    [12] HU J, LUO D, WANG Y. Innovative incentive effects of domestic market integration: evidence from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of China[J].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2025, 85: 1580-1594. doi: 10.1016/j.eap.2025.02.006
    [13] 陈斌开, 赵扶扬. 外需冲击、经济再平衡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基于动态量化空间均衡的研究[J]. 经济研究, 2023(6): 30-48.
    [14] 周耿, 王宇伟, 范从来. 数字经济、区域壁垒与统一大市场——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证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4(6): 17-31.
    [15] 陈伟光, 裴丹, 钟列炀. 数字经济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理论逻辑、治理难题与应对策略[J]. 改革, 2022(12): 44-56.
    [16] 赵静梅, 李钰琪, 钟浩. 数字经济、省际贸易成本与全国统一大市场[J]. 经济学家, 2023(5): 89-99.
    [17] 郝爱民, 任禛, 冉净斐. 流通数字化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机理与效应研究[J]. 统计研究, 2024(4): 40-53.
    [18] 王展祥, 谢港华. 新质生产力防范化解去工业化经济风险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2): 5-19. doi: 10.3969/j.issn.1671-394X.2025.02.001
    [19] 刘尚希, 邢丽, 樊轶侠, 等. 以数字化引领数实融合的内在机理与现实思考[J]. 财政研究, 2023(12): 3-15.
    [20] 张吉昌, 龙静, 王泽民. 制度组态视角下数字生态激发创业活跃度的多元路径——基于NCA与fsQCA的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4(2): 113-124.
    [21] LEI D T. Industry evolution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 the imperatives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0, 19(7-8): 699-738.
    [22] 刘阳, 修长百. 数实融合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22(3): 123-129.
    [23] 赵涛, 张智, 梁上坤. 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 2020(10): 65-76.
    [24] 盛斌, 吕美静, 朱鹏洲. 数字经济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基于城市层面的研究[J]. 求是学刊, 2024(3): 1-18.
    [25] 吴思栩, 李杰伟. "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的未来——互联网对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J]. 经济学(季刊), 2024(2): 431-447.
    [26] 向宽虎, 陆铭. 信息技术、新型劳动中介和长三角一体化[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2): 26-36.
    [27] 江小涓, 孟丽君.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管理世界, 2021(1): 1-19.
    [28] 陈云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J]. 经济研究, 2019(1): 4-19.
    [29] 沈坤荣, 徐礼伯.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有为政府及其与市场关系优化[J]. 经济问题, 2023(1): 1-9.
    [30] 陈东, 刘威. 数字政府建设有助于促进劳动就业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南方经济, 2025(2): 26-46.
    [31] 刘诚, 夏杰长. 线上市场、数字平台与资源配置效率: 价格机制与数据机制的作用[J]. 中国工业经济, 2023(7): 84-102.
    [32] 江艇. 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 中国工业经济, 2022(5): 100-120.
    [33] 史丹, 孙光林.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创新的影响[J]. 改革, 2023(2): 1-13.
    [34] 黄群慧. 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J]. 中国工业经济, 2017(9): 5-24.
    [35] 吕冰洋, 贺颖. 迈向统一市场: 基于城市数据对中国商品市场分割的测算与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0(4): 13-25.
    [36] ZHAO X, YIN H. Industrial reloc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China[J]. Energy Policy, 2011, 39(5): 2944-2956.
    [37] 王鹏, 岑聪. 市场一体化、信息可达性与产出效率的空间优化[J]. 财贸经济, 2022(4): 147-164.
    [38] 熊彬, 王志伟. 数字经济"双试点"政策对创业活跃度影响效应研究——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视角[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4(6): 36-53.
    [39] HARRIS C D. The market as a factor in the localization of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54, 44(4): 315-348.
    [40] 田鸽, 张勋. 数字经济、非农就业与社会分工[J]. 管理世界, 2022(5): 72-84, 311.
    [41] 柏培文, 张云. 数字经济、人口红利下降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J]. 经济研究, 2021(5): 91-108.
    [42] NUNN N, QIAN N. US food aid and civil conflic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6): 1630-1666.
    [43] 范从来, 张前程, 彭明生. 经济金融共生共荣: 理论、测度与实现路径[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1(1): 3-17.
    [44] QUINN D P, TOYODA A M. Does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lead to growth?[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8, 21(3): 1403-144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3-1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9-09
  • 刊出日期:  2025-07-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