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比较-现代化”视野下的国家建设与财政变革——基于历史社会学和新财政史学

林光祺 洪利华

林光祺, 洪利华. “比较-现代化”视野下的国家建设与财政变革——基于历史社会学和新财政史学[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5(4): 4-19.
引用本文: 林光祺, 洪利华. “比较-现代化”视野下的国家建设与财政变革——基于历史社会学和新财政史学[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5(4): 4-19.
LIN Guang-qi, HONG Li-hua. State-building and Financial Reform under the Vision of'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 Review and Reflec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New Financial History[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20, 35(4): 4-19.
Citation: LIN Guang-qi, HONG Li-hua. State-building and Financial Reform under the Vision of"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 Review and Reflec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New Financial History[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20, 35(4): 4-19.

“比较-现代化”视野下的国家建设与财政变革——基于历史社会学和新财政史学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9FJB03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林光祺(1979-), 男, 安徽怀远人,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洪利华(1984-)女, 安徽无为人,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博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F810;D03

State-building and Financial Reform under the Vision of"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 Review and Reflec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New Financial History

  • 摘要: 1980年代以来, 欧美历史社会学界与新财政史界首次把“国家”与“财政史”作为独立的社会科学分析变量, 纳入“比较-现代化”的研究视野, 前者从国家建设映射财政变革, 后者从财政体系变迁解释国家转型, 两者从相反的方向携手完成了“国家(建设)”与“财政(变革)”的学术联姻。“国家建设”在经验与逻辑上大体分为“国家形成”与“国家转型”两个部分, 前者解释国家“从无到有”或至少“从不发达到发达状态”的实现过程, 后者研究国家从“不可欲”状态向“可欲”状态的转型经验与教训; 前者勾勒了“外部军事竞争”与“内部财政汲取”相互推动, 共同厘定国家边界、确定国家-社会关系的图景, 后者通过“国家-社会”互动的多元模式, 解释财政体系与财政制度如何构成社会变革的动力、如何决定国家的成长方式与发展路径。国家建设与财政变革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维度, 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组合方式, 作为工具理性的“国家”与“财政”本身是中性的, 在价值理性层面既可能受制于传统国家与财政的那些特色, 也可能服务于现代国家与财政的那些规范。应努力摆脱各种通过“国家战胜社会、权力捉弄权利”的方式汲取财政资源、强化国家能力的传统做法。只有把国家建设纳入现代化的价值规范即“民主问责”与“法治限权”的轨道, 国家与社会的摩擦成本才可能变得更小, 而社会对国家的认同度才可能真正提高; 只有在“无代表不纳税”(即税权法定)以及“无公开不支付”(即预算民主)的基础上推动财政变革, 政府与纳税人的关系才可能从单向的“支配-服从”走向双向的“契约-合作”, 而纳税人对税收(及其支出)的遵从与支持度才可能真正提高。
  • 图  1  国家与财政的“工具-价值”维度

  • [1] 马克斯·韦伯. 学术与政治[M]. 钱永祥, 等,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96-197.
    [2] 查尔斯·蒂利. 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M]. 魏洪钟,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81-119.
    [3] 理查德·拉克曼. 国家与权力[M]. 郦菁, 张昕,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4] 贾恩弗朗哥·波奇. 国家: 本质、发展与前景[M]. 陈尧,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5] 郦菁. 历史比较视野中的国家建设——找回结构、多元性并兼评《儒法国家: 中国历史的新理论》[J]. 开放时代, 2016(5): 27-36. doi: 10.3969/j.issn.1004-2938.2016.05.002
    [6] 陆连超. 新财政史: 解读欧洲历史的新视角[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4): 40-4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JSS200804008.htm
    [7] 理查德·邦尼. 欧洲财政国家的兴起: 1200-1815年[M]. 沈国华,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6.
    [8] 理查德·邦尼. 经济系统与国家财政——现代欧洲财政国家的起源: 13-18世纪[M]. 沈国华,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8.
    [9] 许田波. 战争与国家形成: 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M]. 徐进,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10] 赵鼎新.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11] 马克斯·韦伯. 支配社会学[M]. 康乐, 简惠美,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59-164.
    [12] SILBERMAN S. Cages of reason: the rise of the rational state in France,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reat Britai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13] KING D, LIEBERMAN C. Ironies of state building: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American State[J]. World Politics, 2009, 61(3): 547-588. doi: 10.1017/S0043887109000185
    [14] 西达·斯考切波. 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 何俊志, 王学东,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343-344.
    [15] 迈克尔·曼.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 阶级和民族国家的兴起1760-1914(上)[M]. 陈海宏, 等,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68-70.
    [16] HINTZE O. The historical essays of Otto Hintz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17] BREWER J. The sinews of power: war, money, and the English State, 1688-1783[M].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8] 托马斯·艾特曼. 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M]. 郭台辉,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19] 大卫·斯塔萨维奇. 公债与民主国家的诞生: 法国与英国, 1688-1789[M]. 毕竞悦,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0] 冯格利特·利瓦伊. 统治与岁入[M]. 周军华, 译. 上海: 格致出版社, 2010.
    [21] 菲利普·T·霍夫曼, 凯瑟琳·诺伯格. 财政危机、自由与代议制政府(1450-1789)[M]. 储建国, 译. 上海: 格致出版社, 2008.
    [22] 道格拉斯·诺斯, 罗伯斯·托马斯, 厉以平, 等. 西方世界的兴起[M]. 厉以平, 蔡磊,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7.
    [23] 巴林顿·摩尔. 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M]. 王茁, 顾洁,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24] 塞缪尔·P·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王冠华, 等,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103, 120-122, 129-131.
    [25] KISER E, KANE J. Revolution and state structure: the bureaucratization of tax administration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and France[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1, 107(1): 183-223. doi: 10.1086/323656
    [26] 理查德·拉什曼. 国家的迷思: 精英侵吞与财政危机[J]. 复旦政治学评论, 2009(1): 105-13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FWT200001002.htm
    [27] MOORE M. Revenues, state form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04, 25(3): 297-319. doi: 10.1177/0192512104043018
    [28] 达龙·阿塞莫格鲁, 詹姆士·罗宾逊. 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M]. 马春文, 等,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50-251, 259-260.
    [29] 马丁·唐顿. 信任利维坦: 英国的税收政治学(1799-1914)[M]. 魏陆,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8: 7.
    [30] 布莱恩·唐宁. 军事革命与政治变革——近代早期欧洲的民主与专制之起源[M]. 赵信敏, 译.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 212-216.
    [31] 熊彼特. 税收国家的危机[M]∥哈罗德·M·格罗夫斯. 税收哲人: 英美税收思想史二百年. 刘守刚, 刘雪梅,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8: 180-221.
    [32] 王绍光. 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J]. 读书, 2007(10): 3-1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SZZ200710002.htm
    [33] 詹姆斯·奥康纳. 国家的财政危机[M]. 沈国华,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7.
    [34] MORRISON M. Oil, nontax revenue, and the redistribution foundations of regime stability[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009, 63(1): 107-138. doi: 10.1017/S0020818309090043
    [35] 米克·摩尔. 强制与契约: 对于税收和国家治理的两种竞争性诠释[M]∥黛博拉·布罗蒂加姆, 奥德-黑格尔·菲耶尔斯塔德, 米克·摩尔.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与国家构建. 卢军坪, 毛道根,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6: 32-57.
    [36] ROSS L. Does oil hinder democracy?[J]. World Politics, 2001, 53(3): 325-361. doi: 10.1353/wp.2001.0011
    [37] 杰拉尔德·M·伊斯特尔. 转轨国家: 国家能力、社会同意与税收筹集[M]∥黛博拉·布罗蒂加姆, 奥德-黑格尔·菲耶尔斯塔德, 米克·摩尔.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与国家构建. 卢军坪, 毛道根, 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6: 58-81.
    [38] 金雁. 从"东欧"到"新欧洲": 20年转轨再回首[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24-236.
    [39] 秦晖. 21世纪的全球化危机[EB/OL]. (2018-04-15)[2020-03-2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74086.
    [40] 刘志广. 民生与财政: 一个财政社会学研究框架[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1): 92-99. doi: 10.3969/j.issn.1009-3176.2013.01.010
    [41] 刘守刚. 家财帝国及其现代转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42] 徐勇. 现代国家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2): 20-25. doi: 10.3969/j.issn.1000-5455.2006.02.004
    [43] 任晓兰. 国家观视角下中国财政预算的历史演进[J]. 天府新论, 2012(4): 16-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FXL201204006.htm
    [44] 洪振快. 亚财政[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4.
    [45] 李炜光, 任晓兰. 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J]. 理论视野, 2013(9): 41-44. doi: 10.3969/j.issn.1008-1747.2013.09.013
    [46] 侯宜杰.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清末立宪运动史[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47] 郭绍敏. "兵财并治": 清末政制改革与国家能力建设[J]. 政治与法律评论, 2012(1): 1-29.
    [48] 马骏. 中国财政国家转型研究: 走向税收国家?[J]. 吉林大学学报, 2011(1): 18-3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LDB201101004.htm
    [49] 王绍光, 马骏. 走向"预算国家"——财政转型与国家建设[J]. 公共行政评论, 2008(1): 1-3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GXZ200801002.htm
    [50] 黄凤羽, 吴奇. 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逻辑演绎与实证检验[J]. 江淮论坛, 2019(2): 40-4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HLZ201902007.htm
    [51] 刘守刚. 家财型财政的概念及其运用[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1): 123-12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JJ201201022.htm
    [52] 袁刚, 韩亚栋. 清末预备立宪中的税收与"国会"互动[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5): 22-3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RBG201603003.htm
    [53] 刘易斯·A·科塞. 社会思想名家[M]. 石人,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7-11.
    [54] 刘瑜. 导读: 重新带回国家[M]∥弗朗西斯·福山. 政治秩序的起源: 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毛俊杰,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55] 黄钟. 帝国崛起病[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6: 52-188, 277-302.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2
  • HTML全文浏览量:  94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2-1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5-08
  • 刊出日期:  2020-08-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