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haping China's Economic Momentum (2002—2019): Time Series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
摘要: 从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内涵出发,重塑经济动能的核心要义,构建相关指标体系,从水平、质量、速度、方向四个维度探索中国经济动能重塑的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异。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动能重塑整体处于中等质量状态,并呈东部领先、中西部跟随的空间差异性特征;绿色发展是新动能培育最显著的动力,但以高质量人力资本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始终未能出现,创新引领的时间跨度也十分有限,说明我国在自主创新、知识经济领域存在瓶颈与短板;商品需求未能引领传统动能改造,则反映了消费扩容提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new kinetic energ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kinetic energy transformation, with a related index system construct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empor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kinetic energy reshaping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level, quality, speed and dire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reshaping of China's economic kinetic energy is in a state of medium quality, with spatial differences characterized by the east leading and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following; green developmen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ew kinetic energy,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stage guided by high-quality human capital has never appeared, and the time span for innovation is also very limited, indicating that China has bottleneck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field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economy; the failure of commodity demand to lea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momentum reflect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of consumption expans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
表 1 经济动能重塑指标体系
两个方面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指标测度 指标属性① 新动能培育 创新 创新资源配置 创新人员配置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 + 创新资金配置 企业研发支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 地方科技支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创新产出 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 + 技术市场成交额/GDP + 创新效益 大中型工业新产品产值/总产值 + 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总出口贸易额 + 地区TFP增长率 + 综合技术自主率 + 高质量人力资本 高技能劳动力/低技能劳动力 +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 制度 营商环境 人民政府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企业税收/企业总产值 适度 非公经济发展 私营及个体从业人员占比 + 非公有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绿色发展 单位GDP废气排量 - 单位GDP废水排量 - 单位GDP固体废物排量 - 森林覆盖率 + 湿地面积率 +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 + 传统动能改造 金融支持 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地区年末人口 + 全社会融资规模/GDP + 直接融资规模/全社会融资规模 + 劳动力 就业人员/年末人口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物质资本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DP + 基础设施 公路里程/辖区面积 + 铁路里程/辖区面积 + 电话普及率 +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年末人口数 + 商品需求 内需 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 + 人均高端消费支出/人均消费支出 + 外需 出口额/GDP + 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 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 + 要素配置结构 劳动力平均工资/资本价格 + 表 2 中国经济动能重塑质量等级评价标准
耦合协调度 耦合协调等级 耦合协调区间 [0.0, 0.1) 极度失调 低质量经济动能重塑 [0.1-0.2) 严重失调 [0.2-0.3) 中度失调 [0.3-0.4) 轻度失调 [0.4-0.5) 濒临失调 中等质量经济动能重塑 [0.5-0.6) 勉强协调 [0.6-0.7) 初级协调 高质量经济动能重塑 [0.7-0.8) 中级协调 [0.8-0.9) 良好协调 [0.9-1.0] 优质协调 表 3 经济动能重塑水平变化的内部贡献率
% 样本期间 新动能培育 传统动能改造 合计 全样本 37.32 62.68 100 红利期 220.78 -120.78 100 震荡期 25.35 74.65 100 减速期 42.94 57.06 100 改革期 -161.12 261.12 100 表 4 新动能培育水平变化的内部贡献率
% 样本期间 创新 高质量人力资本 制度 绿色发展 合计 全样本 -24.87 -84.93 149.94 59.86 100 红利期 -16.77 -55.51 48.92 123.36 100 震荡期 144.55 -91.01 61.35 -14.89 100 减速期 82.98 81.32 90.26 -154.56 100 改革期 37.08 33.60 -11.53 40.85 100 表 5 传统动能改造水平变化的内部贡献率
% 样本期间 金融支持 劳动力 物质资本 基础设施 商品需求 产业结构 要素配置结构 合计 全样本 14.03 45.57 46.75 2.26 35.36 -3.77 -40.20 100 红利期 -9.99 5.56 -7.67 50.88 -31.60 3.80 89.01 100 震荡期 30.84 22.60 39.47 8.00 9.25 -11.16 1.01 100 减速期 27.05 15.64 -25.92 11.78 7.10 21.50 42.85 100 改革期 -40.30 42.29 87.04 2.40 25.85 -16.88 -0.40 100 表 6 中国经济动能重塑方向
时期 新动能培育 传统动能改造 全样本 √ 红利期 √ 震荡期 N/A N/A 减速期 √ 改革期 √ 表 7 中国新动能培育方向①
时期 创新 高质量人力资本 制度 绿色发展 全样本 单一方向 红利期 方向1 方向2 震荡期 方向2 方向1 减速期 单一方向 改革期 单一方向 表 8 中国传统动能改造方向
时期 金融支持 劳动力 物质资本 基础设施 商品需求 产业结构 要素配置结构 全样本 方向1 方向3 方向4 方向2 红利期 方向1 方向3 方向4 方向2 震荡期 方向2 方向4 方向1 方向3 减速期 方向2 方向3 方向1 改革期 方向4 方向3 方向5 方向2 方向1 表 9 中国经济动能重塑方向区域异质性
区域 红利期 震荡期 减速期 改革期 新动能培育 传统动能改造 新动能培育 传统动能改造 新动能培育 传统动能改造 新动能培育 传统动能改造 东部 √ √ √ √ 中部 √ √ √ √ 西部 √ √ √ √ 东北 N/A N/A N/A N/A √ √ -
[1] 王静. 供需匹配的产业升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1(5): 41-60. https://song.cbpt.cnki.net/WKG/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af5b9900-231c-40d7-a3e2-0cc094afef51 [2] SOLOW R.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70(1): 65-94. doi: 10.2307/1884513 [3] 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5): 1002-1037. doi: 10.1086/261420 [4] 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y, 1988, 22(1): 3-42. doi: 10.1016/0304-3932(88)90168-7 [5] SOLOW R.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3): 312-320. doi: 10.2307/1926047 [6] 杨万平, 杜行. 中国经济增长源泉: 要素投入、效率提升还是生态损耗?[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4): 23-3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AJD201504005.htm [7] VERTOVA G. National technological specialisation and the highest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historically[J]. Technovation, 2001, 21(9): 605-612. doi: 10.1016/S0166-4972(01)00034-7 [8] 程名望, 贾晓佳, 仇焕广. 中国经济增长(1978-2015): 灵感还是汗水?[J]. 经济研究, 2019(7): 30-46. doi: 10.3969/j.issn.1672-5719.2019.07.028 [9] 李长英, 周荣云, 余淼杰. 中国新旧动能专户的历史演进及区域特征[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2): 3-2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LJY202102001.htm [10] 郑江淮, 宋建, 张玉昌, 等. 中国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进展评估[J]. 中国工业经济, 2018(6): 24-4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GYY201806004.htm [11] 朱子云.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趋势与提升动能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5): 23-4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LJY201905002.htm [12] KUMBHAKAR S C, DENNY M, FUSS M. Estim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 when production is not efficient: a panel data approach[J]. Econometric Reviews, 2000, 19(4): 312-320. doi: 10.1080/07474930008800481 [13] 陈诗一. 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14] 刘瑞翔, 安同良.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J]. 经济研究, 2011(7): 30-6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YJ201107005.htm [15] 刘瑞翔. 探寻中国经济增长源泉: 要素投入、生产率与环境消耗[J]. 世界经济, 2013(10): 123-14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JJ201310007.htm [16] 林毅夫, 任若恩.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 经济研究, 2007(8): 4-1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YJ200708002.htm [17] 蔡皙, 王德文.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 经济研究, 1999(10): 62-6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YJ199910014.htm [18] 钱娟, 李金叶.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时间异质性及阶段性演化规律[J]. 统计与决策, 2018(1): 123-12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JJC201801031.htm [19] 赵志耘, 吕冰洋, 郭庆旺, 等.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J]. 经济研究, 2007(11): 18-3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YJ200711005.htm [20] OZYURT 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industry: 1952-2005[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009, 1(37): 1-17. [21] LARDY N. China: toward a consumption-driven growth path[J]. 2006, 6(6): 4-37. [22] YOUNG A. The Razor' edge: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 115(4): 1091-1135. doi: 10.1162/003355300555024 [23] 严成樑.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曾航的动力[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7(3): 63-7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ZSD201702007.htm [24] 李扬, 张晓晶. 新常态: 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 经济研究, 2015(5): 4-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YJ201505002.htm [25] KRUGMAN P. 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J]. Foreign Affairs, 1994, 111(6): 1121-1152. https://www.jstor.org/stable/20046929 [26] 任保平, 李梦欣. 中国经济新阶段质量型增长的动力转换难点与破解思路[J]. 经济纵横, 2016 (9): 33-4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ZH201609008.htm [27] 林毅夫, 刘明兴. 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 经济研究, 2004(7): 48-5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YJ200407005.htm [28] 刘小玄. 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J]. 经济研究, 2003(1): 21-29, 9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YJ200301002.htm [29] 樊纲, 王小鲁, 张立文, 等.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 经济研究, 2003(3): 8-18, 8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YJ200303001.htm [30] 吴国培, 王伟斌, 张习宁.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J]. 金融研究, 2015(8): 46-63. doi: 10.3969/j.issn.1009-3109.2015.08.010 [31] 刘凤良, 章潇萌. 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动能切换与结构转型[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5): 2-1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RDX201605001.htm [32] 封永刚, 蒋雨彤, 彭珏.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 有偏技术进步与要素投入增长[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9): 39-5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LJY201709003.htm [33] 任保平. 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J]. 经济学家, 2015(5): 13-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XJ201505004.htm [34] 余泳泽, 杨晓章, 张少辉.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转换特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6): 3-2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LJY201906001.htm [35]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 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其转换[J]. 调研世界, 2014(12): 3-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YSJ201412001.htm [36] 董新兴, 李德荃, 吕寒冰. 新旧动能转换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5): 136-14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SK202005023.htm [37] 柴士改, 李金昌. 中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检测研究[J]. 财经论丛, 2020(12): 13-2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JLC202012002.htm [38] 杨耀武, 张平.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测度与治理[J]. 经济研究, 2021(1): 26-4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YJ202101003.htm [39] 禹春霞, 满茹, 邹志琴. 基于熵权-TOPSIS的人工智能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动态评价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20(1): 138-14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HZJ202012017.htm [40] 邱东.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合成方法的系统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 1991(6): 39-4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JWT199106009.htm [41] 汤旖璆, 刘琪, 王佳龙. 地方财政卫生投入与城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J]. 财经论丛, 2021(7): 36-4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JLC202107004.htm [42] 边伟军, 李杰, 罗公利. 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测度方法与应用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 2021(2): 113-12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ILI202102012.htm [43] 任保平, 李禹墨. 新时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9(1): 5-1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JJ201901001.htm [44] 张蕴萍, 陈言, 张明明. 中国货币政策对城乡收入结构的非对称影响[J]. 学习与探索, 2017(10): 130-13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XTS201710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