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积极推动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

王创

王创. 积极推动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9(6): 11-13.
引用本文: 王创. 积极推动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9(6): 11-13.
WANG Chuang. Active Promotion of Veteran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Governance[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24, 39(6): 11-13.
Citation: WANG Chuang. Active Promotion of Veteran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Governance[J].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24, 39(6): 11-13.

积极推动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创(1970-),男,湖南长沙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Active Promotion of Veteran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Governance

  •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为加强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4年7月29日,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退役军人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强军兴军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需、退役军人所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因此,推动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建议从完善就业支持体系、强化组织协调、创新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帮助退役军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治理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与潜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① 参见:https://www.mva.gov.cn/sy/zt/xxgcqgtyjrgzhyjs/yw/202407/t20240729_431538.html

    就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对于退役军人来说,职业转型的顺利程度关乎他们融入社会的速度和深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退役军人是其中的重要对象。为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精准就业服务,促进退役军人职业发展。针对退役军人的就业需求,建立精准的就业服务体系至关重要。退役军人在军队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技术、应急等经验,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服务中,但他们的职业转换需要得到系统支持。各地应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为退役军人提供个性化的就业辅导,帮助他们根据专业背景和社会需求找到合适岗位。此外,针对不同退役军人群体,可提供量身定制的就业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军队到社会的过渡,如将退役军人的应急管理和安全保障技能转移到社会的治安维护、消防等岗位上,继续发挥退役军人的优势。

    第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退役军人职业竞争力。技能培训是退役军人融入社会职业体系的关键。退役军人离开军队后,需要通过系统的技能培训来适应社会的新要求。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分为基础和专业两个层次。基础培训涵盖计算机、语言等基本技能,而专业培训则针对退役军人在军队中的特长,提供进一步的专业化技能指导。比如,曾担任军队技术职位的退役军人可以通过技术更新培训,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安排到企业合适的技术岗位。中英保集团有限公司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成功实践也表明,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和终身职业教育,退役军人不仅能顺利就业,还能实现长期的职业发展。

    第三,鼓励创新创业,激发退役军人的潜能。创业是退役军人展示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退役军人往往具有丰富的团队协作和管理经验,具备创业所需的核心素质。各级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融资支持、创业培训等政策,帮助退役军人在创业初期克服资金和管理上的困难。创业培训应从创业理念、项目规划到企业管理全方位覆盖,确保退役军人成功将军队经验转化为商业实践。比如,广东省通过“广东军创”品牌工程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支持,帮助不少退役军人在农业、制造业等领域成功创业,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不仅是个人行动,也需要组织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因此,应从顶层设计着手,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以形成多方协作,共同推动退役军人融入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第一,加强部门联动,为退役军人融入社会提供政策支持。为提升退役军人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各政府部门应在政策执行方面紧密配合,特别是在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及参与社会服务等领域。例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可以为退役军人提供专项培训,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公安部门可通过优先录用退役军人,充分发挥其公共安全治理方面的经验与优势。通过这些多方合作的机制,退役军人的潜力将得到充分挖掘。比如,广东省通过跨部门的密切合作,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从就业、社会保障到社区治理,全面覆盖退役军人融入社会的各个环节。这样的协同机制不仅让退役军人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也为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构建服务网络,为退役军人融入社会提供体系支持。构建一个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是退役军人融入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目前,广东省已经建立了涵盖省、市、县、镇、村五级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该网络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确保退役军人能够获得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服务,从而帮助他们迅速适应社会生活。这种服务网络之所以取得成功,不仅在于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还在于其积极吸纳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如退役军人可以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及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这种多层次、多方位的支持系统,有效提升了退役军人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与责任感。

    第三,打破部门壁垒,为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制支持。推动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在于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这种协作不限于政府内部的协调,还应涵盖社会各界的力量。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需与其他相关部门,如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等部门加强合作,以确保政策和资源得到充分落实。跨部门协作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贯通服务退役军人的各个环节,从职业培训、就业保障到社区融入,形成高效运作的服务链。此外,跨军地的协作机制对于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同样至关重要。军队与地方之间的协调不仅有助于退役军人顺利过渡到社会角色,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适合的工作岗位。

    退役军人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仅仅依靠组织和政策保障是不够的。退役军人的参与热情与社会认同感也是至关重要的推动因素。通过提升激励机制,不仅能够吸引更多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社会治理,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强化精神激励,提升社会认同感。精神激励是促进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和表彰优秀退役军人,可以树立榜样,激励更多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例如,广东省的“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对先进事迹的宣传,不仅提升了退役军人的社会地位,还让全社会更加尊重退役军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可以进一步通过建立荣誉体系,如授予“优秀退役军人”称号、设立社区荣誉墙等方式,增强退役军人的自豪感和社会认同感。这种精神激励不仅提高了退役军人的参与热情,也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第二,丰富物质激励,提升保障有效性。物质激励是提升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应通过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等多种方式,帮助退役军人顺利进入新岗位或开展自主创业。例如,广东省通过“广东军创”品牌工程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许多退役军人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还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政府还可在住房、医疗等方面对退役军人给予优待政策,为其生活提供切实的保障。这种物质激励措施不仅使退役军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更能进一步增强其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第三,创新激励形式,增强参与积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激励形式也需持续创新。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积分奖励制度鼓励退役军人在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领域贡献力量,并将其获得的积分转化为可享受的社会福利。当前,广东省已组建了1.3万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广泛参与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这些队伍不仅在应急救援、矛盾调解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还通过高度的纪律性和专业素养成功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同时,志愿服务也为退役军人提供了继续贡献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在新的社会角色中发挥所长。这一激励形式能显著提升退役军人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此外,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可以与政府合作,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如可设立专属岗位或开辟职业晋升通道,以帮助退役军人在职场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这些创新性激励形式不仅扩展了退役军人的发展空间,还将激发他们对社会治理的参与热情。

    总之,退役军人是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退役军人在军队服役期间积累的组织管理、应急处理和团队协作等能力或经验,若能在社会治理中得到有效发挥,将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及长远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退役军人的“红色潜能”,使他们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尤其是在新的历史阶段,退役军人必将继续肩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4
  • HTML全文浏览量:  46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2-28
  • 刊出日期:  2024-11-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